索凡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可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(VEGFR-1/2/3)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FGFR-1)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;但值得注意的是,索凡替尼还有另一个独特之处,其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-1受体(CSF-1R),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),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,限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。这就意味着索凡替尼和抗PD-1/PD-L1类药物联合具有潜在协同抗肿瘤活性。
在2020年第111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(AACR)线上虚拟年会上,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携手开展的一项“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”公布了结果。对于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,尤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,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作用,且耐受性良好,未观察到非预期的安全性信号。
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,ORR和DCR分别高达63.6%和100%
该研究为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开放性、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。共纳入30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患者,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均无效或无有效治疗方案,其中 8例患者为神经内分泌瘤(NET),其中G1/G2级4例,G3级4例、13例神经内分泌癌(NEC)。此外还有4例结直肠癌(CRC)患者,2例胃癌(GC)患者、2例食管鳞癌(EC)患者和1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(MSCC)患者。
该试验分为2个队列,在剂量递增组(n=16)采用传统的“3+3”设计,评估索凡替尼(200mg/250mg/300mg口服,每日1次)+特瑞普利单抗(240 mg,每3周一次Q3W)的最大耐受剂量(MTD)或推荐的Ⅱ期研究剂量(RP2D);第二个队列为剂量扩展组(n=14),评估索凡替尼(200mg/250mg/300mg口服,每日1次)+特瑞普利单抗(240mg,Q3W)的疗效、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(PK)情况。其中29例患者可评估疗效。
研究结果
主要研究终点:
1、≥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EAEs)发生率:索凡替尼 250mg vs 200mg vs 300mg为25.0% vs 16.7% vs 58.3%,
2、严重不良事件(SAEs)发生率:索凡替尼 250mg vs 200mg vs 300mg为8.3%vs 16.7% vs 41.7%,
3、药物使用剂量修改的发生率:索凡替尼250mg vs 200mg vs 300mg为33.3% vs 83.3% vs 58.3%,
所以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RP2D为250mg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
次要研究终点:
1.整体患者的ORR为34.5%(n=10,1例完全缓解(CR),9例部分缓解(PR)),实现客观缓解的病理类型为NET(n=2)、NEC(n=4)、肺非典型类癌(LAC)(n=1)、MSCC(n=1)、ESCC(n=1)以及CRC(n=1)。
2.其中索凡替尼250mg vs 200mg vs300mg组,ORR:63.6% vs 16.7% vs 16.7%,DCR:100% vs 50% vs 75%;
所以索凡替尼(250mg)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组更安全,疗效也更优!
可以看出,此次我国医药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组合——索凡替尼(250mg)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具有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,ORR和DCR分别高达63.6%和100%,且耐受性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