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靶向药物研究的发展,许多靶点的药物有了结构性和功能性的优化,开始出现了“第一代”、“第二代”、“第三代”甚至“第四代”的区分。
但这样的区分却让患者们有点茫然。有研究说第三代的药好,那我应该跳过一二代、直接使用第三代药物吗?也有研究说“1 2”、“2 3”或者“1 3”的序贯治疗生存期长,那么那些让我直接上三代药的,是为了赚我的钱吗?
本年度的ASCO会议上,一项来自日本的长期随访、Ⅲ期试验的报告,很好地解释了上面的问题。
艾乐替尼 vs 克唑替尼,两代药物的“巅峰对决”
克唑替尼是最经典的第一代ALK抑制剂,而艾乐替尼等则属于第二代ALK抑制剂,不仅可以用于初治患者的一线治疗,对于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一项来自日本的临床试验,对比了患者一线使用克唑替尼和艾乐替尼治疗的效果,分别随访了68.0个月和68.6个月。结果显示,克唑替尼和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,5年生存率分别为64.11%和60.85%。
但详细分析的结构显示,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,大约在12.3个月即会因耐药等原因,转而使用艾乐替尼治疗;而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,超过50%的患者仍在接受原方案治疗。
一线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,78.8%选择了将艾乐替尼作为二线方案;而一线接受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,仅有10.7%将克唑替尼作为了二线选择。
一代还是二代?多方因素决定!
这项试验的结果显示,在现实世界治疗的环境下,一线使用艾乐替尼或克唑替尼治疗,患者的生存率比较相近,并不会有哪种方案展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。
但同时这也说明,一线直接选择第二代药物,即艾乐替尼的治疗方案,也同样并不会导致患者长期治疗的乏力。
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样也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。这项实验中,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,发生不良事件、严重不良事件以及因不良时间而导致停药的比例都更高。
接受克唑替尼治疗患者的3或4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%,艾乐替尼治疗仅有26%;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,因不良事件导致用药中断的比例高达74%。
除此以外,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,20%因不良事件而停止用药,显著超过了艾乐替尼治疗的9%。
换句话说,如果患者希望尽可能地减少严重不良事件,那么第二代ALK抑制剂艾乐替尼可能会成为更好的一线治疗选择。